小蘋果來時,才開竅不久,精力旺旺,又不知道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,『家教』成了大課題。最常用的教具就是『聲音』。

一開始,越重要、越急,馬麻就越大聲。有時,一連串幾聲『吼』下來,喉嚨都會隱隱作痛!結果?小妹很多時候還是愛理不理,我行我素。

一直到最近一年,上了『狗班長』的课,才領悟到,聲音大小不是重點,『語調』才是。更重要的是:掌握『第一時間』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聲音大小不是重點,因為狗的聽覺實在太厲害了。

 

比方說,人在13步距離內才能聽到的聲音,狗在80-步外就可以聽到了!在寧靜而空曠的鄉間或樹林裡,狗可以聽到2.4公里(1.5英里)以外的聲音。在背景聲音比較吵雜、建築物多的城市裡,距離就會縮短三分之一,但是仍然有1.6公里遠!狗狗們即使在睡覺時,他們仍然能夠分辨周圍半徑1公里以內的各種聲音!


 難怪腳邊的小妹常常會從睡夢中一躍而起,衝向窗前跟街上的小朋友打招呼....

 除了收音距離遠遠超過人的聽覺以外,毛小孩耳朵可以聽到的音頻範圍是我們人類的16倍!聽到『突如其來』的聲音,會特別敏感、激動;太高、太尖銳的聲音,甚至會讓他們恐懼、痛苦。

 
 直立的耳朵除了可以隨著聲音來源轉動外,甚至還能把聲音放大。難怪小妹即使在夢周公,耳朵還是在站衛兵!

 靠著靈敏的聽覺,狗天生就是察音觀色的高手。要幫助他們『聽話』,其實不需要太大聲,更千萬不要尖聲驚叫。平靜、沈著、帶著權威的『語氣』,反而更容易讓他們聽入耳、入心。而且,語詞越短、越精簡,越容易聽懂。

 
 難得原形畢露...

 其實所有的人話進了狗耳朵,也只不過是聲音。要幫助寶貝更容易把一個聲音和一個特定動作連結起來,人話以外的聲音也要多多利用。

 譬如:響片訓練法利用響片的聲音代表鼓勵和肯定。

 譬如:要小蘋果在盆上peepoo就用手敲敲盆邊,而不只是碎碎念。要稱讚她把飯吃光光,就順手敲敲空了的飯碗。要叫她別再叫了,就ㄘㄜ、ㄘㄜ、ㄘㄜ....

 特定的聲音如果再搭配上特定的手勢、姿勢,效果更好。

 如果要幫她真的『聽懂』,最最最重要的是:要抓緊第一時間,『命令』和『動作』之間的距離越短越好,兩點中間絕對不能轉彎。否則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Apple-ple 又在陽台上  對著街上路過的毛小孩發威了。

馬麻三腳兩步趕上前,嘴中一連串『No! No! No!— 到了陽台:『進來!進來!』— 進到客廳:『不乖!不乖!』『坐下!坐下!』

 結果?

 幾次下來。有一天發現,小妹居然一反常態,不要、不肯或不敢去陽台八卦了。門開了,馬麻在陽台向她招手,招了半天,她還是猶豫不前。往常,除了上街玩外小妹最喜歡的就是去陽台『八卦』、曬太陽。一躺,幾個鐘頭....

 想了半天,好像只有一個答案:小妹大概會錯意了!她以為挨罵、挨罰是因為她去了陽台,而不是因為她對街上路過的同類亂叫!

 修正版:馬麻三腳兩步趕上前,嘴中一連串『No! No! No!到了陽台,直接就在原地教訓:『ㄘㄜ、ㄘㄜ、ㄘㄜ....Down! Down!』(要把她翹在半空中的小屁股、大尾巴通通變成水平、側躺)— 等到她安靜下來幾分鐘後再稱讚:『好乖!好乖!』

 新策略實施後兩個月,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改進。有時,甚至連馬麻都聽得到窗外的狗叫,小妹居然可以惦惦,沒搭理!希望以後變得越來越『平常心』..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要資料來源:(1) What’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Dog’s Hearing and Human Hearing (2)How far away can a dog hear?< http://wiki.answers.com/Q/How_far_can_dogs_hear> 

arrow
arrow

    AppleQilin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