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麼搓還不夠啊?人家比較想知道,如果乖乖配合演出,會有什麼新獎品?!

Google
幾輪後,決定試試這把去毛打薄刷()。特別設計的刀齒可以清除內層絨毛,但又不會傷害到表層的防護毛。這把是專門為中型長毛狗設計的(毛長5公分以上,體重在9.5公斤和22.7公斤之間)


一開始,先用針梳和排梳幫小妹清理了一番,刷()到幾乎都沒抓下什麼了。

結果,
打薄梳輕輕一刷,馬上就抓出一堆!最重要的一點是,刷了又刷,小妹都沒吭一聲,爽得很。倒是馬麻要提醒自己,適可而止!
:)

去毛打薄刷有不同的款式。有的配備了一個可以調整角度的刷頭,增加使用時的有彈性。


打薄時,也可以清除掉一些糾結不嚴重的內層絨毛,但是有些結塊還是會頑抗!

這時專門用來割除毛結的刀梳()就派上用場了。

最常見的刀梳設計是圓弧形的安全刀片,可以切斷/割開毛結,而不會傷到寶貝。

小妹的毛結不算太多,也沒有糾結成大塊大塊,這把設計簡單的小刀,應付起來,應該綽綽有餘。最好的是:不必再擔心,一個不小心會害小妹嘰嘰叫!試用結果,有些角度操作起來很不順手,尤其是腋下、腳彎,一些小妹會舔到,又容易打結的地方。最後,還是再添了把設計成耙子一樣的刀梳。

這把16齒的刀梳標明是給中'小型犬用的。處理一些彎角處的毛結時,還真的比上面那把好用多了。


有的廠牌對刀片的數目特別講究。毛越细,就需要用越密集、刀片數目越多的款式。比方說,柴犬、秋田犬、哈士奇、阿拉斯加雪橇犬適合用8片設計,西藏梗比較適合用1214片設計。

這是另一種打薄內層絨毛用的耙梳 (undercoat rake),也設計分成單層或雙層的『齒』。有的產品設計成排梳。

本來想,依據小妹的狀況,打薄去毛刷加上刀梳該足夠了吧。最後,還是添加了一把。實際用的時候比第一把打薄去毛刷還多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每天晚上陪婆婆看連續劇時,也是小妹的理容時間。一聽到『刷刷!』馬上自動就位。『換邊』有時聽得懂,有時需要推一把。來來回回,20分鐘左右,小妹就開始不那麼配合了。馬麻見好就收,等後天晚上再繼續。


麻~這就是我的新獎品?好吧....

arrow
arrow

    AppleQilin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